1、新绛火锅:木炭火锅在新绛又称火碗,其以鲜而不燥、进口窜香、归味悠长而著称。该火锅采用极富古绛州特色的铜火锅为器皿,以木炭为燃料,以熬制的老汤为汤料。
2、新绛扣碗:绛州扣碗是一道晋南古绛州的小吃名菜,属于当地饮食的代表菜品,是绛州百姓最家常美味的家居菜品。此道菜特点就是香酥、嫩滑、爽口、肥而不腻,深受当地百姓喜爱。
3、新绛猪卷子:猪卷子以精选新鲜肝、心、肺、肠为材,经过反复清洗、浸泡,用长条猪肠细致缠裹,制成圆柱形肉团,经高温灭菌、陈年老汤烹制即成。食用时或切片、切块凉拌,或切块暖炒,或切丁配以豆腐、菠菜烩汤,色正味美,香喷可口。
4、新绛羊杂烂:绛州羊汤,俗称羊杂烂,是新绛人最喜爱的早点之一。食用时,按一定份量将羊杂盛进大碗,浇以滚烫的羊汤,添加些许葱丝、香菜末,喜辣者放进适量羊油辣子,再就以绛州锅盔或麻花,暖腾腾、香喷喷,味道极为鲜美,令人食而难忘。
5、鸡蛋烙饼:当地俗称小旋,先烙好葱花饼,然后单面或者双面粘上鸡蛋即成。皮簿味香,油而不腻,食之无腥,为新绛县独有。特点:香、酥、软、绵,老少皆宜。
新绛,古称绛州,春秋时为晋都,自隋开皇三年(583年) 由玉璧迁址建城,历史已越过1400余年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级文化名城。行走在这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小城,琳琅满目的美食数不胜数,但有一种火遍河东、名扬三晋的美食,你不得不尝,那就是新绛火锅。
火锅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那时,我们的祖先就把食物放进陶制器皿中,在底部生火煮熟食用,这便是火锅的雏形。到了唐宋时期,吃火锅便在民间非常流行了。清朝乾隆年间,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,乾隆皇帝更是十分喜爱火锅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正月初十,在乾清宫宴请皇亲宗室及王公大臣,办了530桌火锅席,可谓盛况空前。
新绛火锅有铜火锅和砂火锅之分,现在人们使用的火锅以铜火锅居多。但过往能使用起铜火锅的大多是大户人家和富裕之家,普通百姓家是用不起铜火锅的。相传,上世纪初叶,有一个从河南逃难来新绛的王姓人氏,在地主家扛长工,在过年过节时,观到地主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香喷喷的铜火锅,好生羡慕。于是,利用自己祖传的制陶手艺,仿制了一个砂火锅,供自己把玩。邻家有一老翁观到这个人年轻人为人和善,心灵手巧,便托人说媒,被招为上门女婿。后来,此人观到绛州民间多有吃火锅的习俗,便归到老家专门定制起砂火锅来,运归新绛销售。因其物美价廉,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。
新绛火锅,又称“火碗”,其制作与一般的川渝火锅、老北京涮锅不同,锅中的菜不是涮的,而是采用极富古绛州特色的铜火锅为器皿,以木炭为燃料,以熬制的老汤为汤料,把经过煮、蒸、炸、炖的红烧猪肉、酥肉、马莲、排骨、油炸肉丸及粉条、海带、豆腐、白菜等人们喜欢吃的菜肴,经过科学配搭,一层层展在火锅中,一层一个样,层层加高。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,要多次添加高汤,锅内的菜、肉越煮越香,汤也越熬越好喝。它不仅保留了最早木炭火锅的原汁原味,而且营养均衡、鲜香绵嫩、鲜而不燥、进口窜香、归味悠长。故民间有“小小火锅,百味皆尝”的谚语。
新绛铜火锅锅腹大,能容木炭多,且不飞灰,底部的铁箅子能通风供氧,保证炭火燃烧,锅内总是一种沸腾状态。人们从头吃到尾,菜、肉都是暖腾腾的。
新绛人吃铜火锅,都喜欢点一个馒头。在铜火锅烧得火旺时,把馒头放在出火口,这样不仅能调控火力,还能烤出焦黄脆口的馍片。每人分得一块,就着菜肉吃,更是满口留香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,社会的发铺,新绛火锅已广泛用于家庭、餐馆、宴筵上。时至今日,当地群众在逢年过节,人们走亲戚,初二或初三女婿给岳父母拜年,主家也多以火锅款待亲朋挚友。一家人在天冷地冻时围坐在火锅旁,把提前预备好的各种熟肉、豆腐和蔬菜满满装上一大锅,火锅煮沸,暖气腾腾,红红火火,蒸蒸日上,也寓意新年讨个好彩头。
一路走来,一路沉淀,一路思考,新绛铜火锅风度依然。它就像一位圣洁冰清的隐士贤达,因其中含有很多历史元素而被沿袭、传承、保留下来,所以,新绛铜火锅至今仍旧保持着一种质朴和自然,浑身散发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。
如今,蕴躲千年风味的新绛火锅,如同一艘七彩航舟,正身披时代风采,在勤劳的古绛儿女手中,承载着世代追求的梦想,华丽转身,扬帆起航,装点着今人有滋有味的生活,扬眉吐气到达富裕幸福的彼岸。
您,预备好了吗,可否到新绛一游,欣赏名城的美景,品尝古绛的美食?
新绛县林业局 张秋明, 地址:县城西大街81号 电话:1319119022 附:火锅的制作
绛州铜火锅食材众多,须提前备好相应的食材,方可装火锅。其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步,一是备菜,二是加工,三是装火锅。
一、备菜:
1、白菜500g、粉条150g、豆腐150g、干木耳20g 、干黄花菜20g、腐竹150g及红薯细粉150g;
2、炸豆腐100g、牛肉丸子150g、猪肉丸子150g及适量红烧猪肉、酥肉、排骨、马莲等;
3、葱末20g、姜末20g、 盐20g、鸡汁少许;
4、配些凉水(出锅时用),另外还可以加进自己喜欢的配菜。
二、加工:
1、白菜切块焯水后泡凉水备用;
2、豆腐切块抄水后泡水(泡水可防止粘连);
3、干香菇单独泡发;
4、炸豆腐,腐竹,木耳,黄瓜红薯粉等可在大盆内泡发;
5、海带切丝备用;
正式上锅,火锅注意汤的调味,汤好了什么都香。 三、装火锅:
1、铜火锅预备好;
2、另取锅烧水加进浓汤宝,鸡汁,盐调味,也可将干香菇连水倒进熬制;
3、开始装锅,白菜垫底,耐熬的放下面,按照白菜,肉丸,海带,豆腐,木耳,粉条,腐竹,香菇的顺序由下到上展好;
4、展好后,将烧肉切薄片覆盖于最上层,上面撒上葱末,姜末;
5、将木炭点燃;
6、盖盖,戴帽,打开抽油烟机,让木炭加暖四十分钟左右,注重添汤,不要煳锅;
7、做好后即可垫凉水盘上桌了。
文:申新会
火锅,在新绛美食中算是具有响当当的口碑,从不少外地人拖家带口来新绛吃火锅就能观出新绛火锅的魅力,新绛火锅店星落棋布,无论城市农村,总能观到火锅店的身影。新绛人招待外地朋友更是首推火锅,新绛有家宴席店的九六八宴席最后一道菜就上一个绛州铜火锅,让吃客们直呼过瘾。新绛烹调高手带上绛州火锅走出家门,在周边县市安家落户也做得吃客云集,生意火爆。本地的许多火锅店现在都有真空包装,把新鲜地道的火锅食材依据网上订单发到全国各地,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火锅是新绛美食的形象大使。
新绛火锅
臊子面做为新绛面食中的佼佼者,作为主人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,能登上婚礼寿诞大雅之堂,也是功夫了得,不可小觑,具有非凡的魅力。新绛臊子面以臊子地道、汤味鲜醇、面条滑爽而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。
新绛臊子面
火锅乃集菜之大成者,臊子面为面中之王,将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新绛美食拿来比较一番,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特色,有不到之处,敬请指点。
一、汤味鲜美
这两种美食都有汤,而汤却是大有讲究。汤作为一个环境要素,非常要害,汤起到浸进食物内部的作用,能不能浸进到食物内部,这就观汤的本事了。根据生物学知识来分析,汤里面的浓度必须大于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才能压入往。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汤的浓度。新绛美食的传统历来非常重视汤的做法,民间流传着“火锅好不好,尝汤就知道”的俗语,绛州火锅的原汤是煮肉煮骨头慢火熬制出来的,特殊鲜,绛州人鸣“生汤”。做火锅底汤时还要加水勾兑,再放入自家观家秘方佐料,精心调制。新绛的臊子汤通常用白条鸡长时间文火熬煮而成,好的汤料咸淡适中,鲜美可口。吃饱喝足,一勺勺品汤,暖而不烫,滑而不腻,顿觉每个毛孔都滋润熨帖,余香长久,归味无穷。
制作西庄猪圈子时用的陈年老汤中除配有各种天然香料外,还配有多味中药材,使猪卷子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壮身功效大为提高。
二、食材多样
火锅食材多,有白菜、豆腐,虾仁、粉条、各种肉素丸、合藕、排骨、鱿鱼、马莲、酥肉、烧肉、海带等等十几种之多;臊子面的食材也极为丰富,包括猪肉,豆腐,海带,芫荽,葱姜蒜,面条,鸡蛋等等,各种食材层次分明,荤素搭配,各取所长,营养均衡,从开始吃到吃完,就像观一个文艺节目,亮点不断,出色纷呈。让食客品尝到新绛美食博采众长之精华所在。
绛州火锅
三、工序繁杂
新绛美食的加工工序也比较复杂。绛州火锅的食材加工就包括洗、淘、切、发、煮、蒸、煎、炸、熬等十几道工序,将可烹煮的半成品食材一层一层摆放锅中,然后浇进调制好的底汤,点燃火锅膛中木炭烧烤到熟了为止。这么多的加工工序,每种食材又选取最适合它的加工方式,把食材的特色和营养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,这样做出来的美食不好吃才怪呢,你说呢?
四、食客挑剔。
火锅、臊子面以及其他新绛美食,都有悠久的历史,都受到新绛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,新绛的美食惯坏了新绛人的口味:任何一家新开的饭店,刚开始的时候,新绛人会呼朋唤友前往品尝,假如味道还不错,新绛人就会常往,假如味道不行,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就没人往了。因此,许多外地人都不敢到新绛开餐馆,不敢PK新绛深厚的美食文化。许多新绛人也不敢在本地开饭店,因为他们自感水平有限,恐怕被挑剔的新绛食客所抛弃。
食客在品尝绛州火锅
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美食就这样在勤劳聪明的新绛人手中代代相传,成就了新绛的美食文化,成就了新绛人对美食的挑剔口味,不断影响和提高着新绛家庭美食的制作水平,一代代新绛人都有享受新绛美食的口福,为家乡的美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参考文章:李林泉《新绛臊子面》 刘红权《也说绛州火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