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香果是一种外表呈像鸡蛋一样的椭圆形的暖带水果,果壳坚韧,果浆黄色。果皮革质坚韧,光滑,果肉间布满黄色果汁,似生鸡蛋黄。
百香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,长约6米;茎具细条纹,无毛;花瓣5枚,与萼片等长;基部淡绿色,中部紫色,顶部白色,浆果卵球形,直径3~4厘米,无毛,熟时紫色;种子多数,卵形。花期6月,果期11月。
逸生于海拔180~1900米的山谷丛林中。原产安的列斯群岛,广植于暖带和亚暖带地区。主要有紫果和黄果两大类。植株寿命约20年,经济寿命一般8至10年。
百香果可生食或作蔬菜、饲料。进药具有高兴、强壮之效。果瓤多汁液,加进重碳酸钙和糖,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,还可用来添加在其他饮料中以提高饮料的品质。种子榨油,可供食用和制皂、制油漆等。花大而漂亮,没有香味,可作庭园看赏植物。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,鸡蛋果有“果汁之王”、“摇钱树”等美称。
一,百香果的名称和栽培历史
百香果是一个别名,正式中名鸣鸡蛋果,这个名称来源于《海南植物志》,在《中国植物志》中确定为正式中名;别名在《经济植物手册》中记载为紫果西番莲;在云南鸣洋石榴。学名为Passiflora emilia Sims。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茶亚目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。
百香果原产大小安地列斯群岛,我国在20世纪初引种栽培,于1901年我国台湾省最先从日本东京石川植物园引入,随后福建省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引入紫鸡蛋果。目前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省区有小规模栽培。
二,百香果的形状特点
它是一种草质藤本,长达数米,藤茎有细条纹,无毛;单叶,叶片纸质,掌状三深裂,裂片边有带腺体的细锯齿;
聚伞花序退化仅有一朵花,与卷须对生,花芳香,萼片五个,外面绿色,里面绿白色,花瓣五个,基部浅绿色,中部紫色,顶部白色,六月开花;
浆果卵球形,直径三公分左右,成熟时紫色,里面有种子多数,十一月果实成熟。
三,百香果的主要用途
根据有关研究测定,百香果的成熟果实主要含有糖类、有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磷、钙、钾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A、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。
用途主要有三个方面:
第一,食用、作蔬菜和饲料:果实可以生食或加工成果子露、果子冻、果酱、果酒的食品。
第二,百香果的果实含有7%左右的种子,可榨油食用。果实进药具有高兴和强壮的功能。
第三,百香果的花大漂亮,可作庭园看赏植物应用。
(图片引自网络)